本標準規(guī)定了產氣莢膜梭菌的檢驗方法。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和食物中毒樣品中產氣夾膜梭菌的檢驗。
一、流行病學 產氣莢膜梭菌為厭氧芽胞菌,是引起食源性胃腸炎最常見的病原之一??梢鸬湫偷氖澄镏卸尽⒈l(fā)。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為魏氏梭菌中毒?;颊吲R床特征是劇烈腹絞痛和腹瀉。攝食被本菌污染的食品后822小時開始發(fā)病。在食品中該菌數(shù)量必須達到很高時(1.0×107或更多),才能在腸道中生...
產氣莢膜梭菌為人類氣性壞疽的主要病原菌。1892年,美國病理學家W.H.韋爾奇等自一尸體分出本菌,因而又稱魏氏梭菌。菌體較大,大小為(0.9~1.3)×(3.0~9.0)微米,無鞭毛,有莢膜。芽孢橢圓形,位于次級端。厭氧不嚴格。菌落直徑2~5毫米,在血平板上會出現(xiàn)β溶血環(huán),并出現(xiàn)雙溶血帶。糖發(fā)酵...
的檢驗方法。本標準適用于食品中產氣莢膜梭菌的檢驗。?本標準代替GB/T 4789.13-2003 《食品衛(wèi)生微生物學檢驗產氣莢膜梭菌檢驗》。本標準與GB/T 4789.13-2003 相比,主要變化如下:修改了標準的中文名稱;修改了樣品制備過程;修改了培養(yǎng)基與試劑;一修改了 操作步驟;修改了菌數(shù)計算...
Copyright ?2007-2022 ANTPEDIA, All Rights Reserved
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京ICP證110310號